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
(轉貼)魚糞便成分
養魚要先養水,而養水的第一步驟,就是要先建立完整的硝化系統,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探討、分享「什麼是硝化系統?」。
※ 硝化系統過程:
魚隻排泄物(氨化作用)→銨,NH4(硝化作用)→亞硝酸鹽,NO2(硝化作用)→硝酸鹽,NO3→水草吸收。
硝酸鹽是對魚、蝦有害,由於魚類本身可以繩受較高濃度的NO3,對牠們的影響也較為微小;相對地,若有飼養蝦子(如:水晶蝦、櫻花蝦...等),蝦子對水質要求甚高,若NO3濃度過高的話,會導致蝦子死亡。因此,飼養水晶蝦水質,必須保持NO2及NO3非常低的常態,最好是接近零。
由於金魚可24小時不斷在覓食及不停地排泄糞便,我們可常看到金魚拖著一條長長的糞便在游動,正因金魚是出名的「大胃王」,排泄物之多,恐怕是其他魚類所不及的,因此,穩定硝化系統,對養好金魚是非常重要!這就是為何,很多前輩會不動地提醒,先把魚缸的硝化系統建立後再放魚的原因。
一般養魚新手最容易面臨的問,首推水質的控制,水對於魚,融同像空氣對於人一樣重要,魚不能離開水,沒有水,魚無法呼吸,不久後便會死亡。很多前輩,也不厭其煩地在三提醒:
硝化細菌是高密度循環水養殖系統決定成敗的關鍵角色,如何正確的培養硝化菌,是現代化養殖系統的重要工作與課題,擁有完善的硝化系統,才能成功養出健康、漂亮的觀賞魚,養殖事業即成功了一半。
.什麼是硝化菌?什麼是硝化系統?要如何建立硝化系統?要如何培養硝化菌?
想把魚養好、養出漂亮、健康的魚,就要養好水,而養好水最重要工作之一,就是先建立好消化系統,什麼是蕭會系統呢?要如何建立消化系統呢?硝化菌要如何培養呢?
《什麼是硝化菌?》
硝化細菌,是肉眼看不到的,是飼養魚類不可或缺的益菌,一般常寄存生存在一些表面凹凸不平的空間,因此,在選用濾材時,需要使用讓硝化菌可以有效附著(養菌面積)且面積較大的濾材,一般常過濾濾材中的陶磁、硝化球、海綿、珊瑚石...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,這幾項常用的濾材,可以提供硝化菌很大的附著面積,且附著效果非常好,能透過魚缸內的硝化系統,有效地降低水中的pH酸鹼值。
《什麼是硝化系統?》
很多飼主都知道,以新魚缸飼養,必須先建立魚缸的硝化系統,先養好水。
養水的目的,在於去除水中的氯,由於魚隻產生排泄物,其主要成分為氨,氨對魚來說,是有毒物質,危害魚隻的健康與生存,而亞硝酸菌可將氨分解為亞硝酸,而亞硝酸的毒性比氨要低,坦若魚缸中的氨、亞硝酸及亞硝酸...等有害物質濃度太高的話,會導致魚隻生病,甚至死亡。
硝酸菌可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鹽,硝酸鹽是一種幾乎沒有毒性的物質,最後在厭氧環境下會由厭氧菌將硝酸鹽分解為氮氣和氧氣完成循環,這就是硝化系統的氨循環。
《要如何建立硝化系統?》
特別是新缸養魚,必須先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後,待魚穩定後,再購買我們要飼養的魚隻,而非清洗魚缸後,就立即將魚放置魚缸,坦若,沒有先建立好硝化系統,不論,魚隻對環境適應力再強,魚隻不會「長命」、「健康」,恐怕一切都是徒勞無功!
要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,並非難事,也無需花費大把銀兩,只要幾個步驟、需要時間耐心去培養即可!
1.當完成清洗新魚缸並注入新水後,可放入1~2隻魚或牡蠣、蚵(需打開),讓其腐化。
2.放入後前幾天,魚缸的水會變得混濁(乳白色,表示已開始進行硝化作用)。
3.數日後,水會變得相當清澈,即表示硝化系統已建立完成。
4.可先放入1~2尾想飼養的魚,再觀察數日後(無需餵食),確定魚隻穩定後,再陸續放入想飼養的魚隻即可!
此外,亦可拿別人已使用的過濾棉直接培養硝化菌,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!(以新海綿換舊海綿)以此方法,可縮短建立系統時間,但小弟的飼養經驗,此方法效果不及自行建立效果佳,方便、簡單、便宜,唯一缺點,建立的時間較長。
《要如何培養硝化菌?》
當魚缸中建立硝化系統(過濾設備中培養硝化菌)後,就必須維持系統中的硝化作用正常運作,可在過濾槽中以海綿(一般為生化海綿)、過濾球、陶瓷環...等,讓硝化菌可著床繁殖。
定期清洗過材濾材,但無需清洗太過乾淨,否則,硝化益菌會被大量清洗沖刷,僅需將附著在海綿上的排泄物、飼料殘渣清除即可。
切忌,換水不換棉,換棉不換水,平日多注意保持生態的平衡即可。
轉貼:http://twmartin.pixnet.net/blog/post/37908275-%E9%AD%9A%E9%A4%8A%E5%A5%BD%EF%BC%8C%E9%A4%8A%E5%A5%BD%E9%AD%9A%E7%B3%BB%E5%88%97%EF%BC%88%E4%B8%80%EF%BC%89%E2%94%80%E6%B0%B48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